查看原文
其他

温医战“疫”|好消息!温州首例ECMO救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在附一院成功撤机!


今天上午,我校附属第一医院641重症隔离病房内传来喜讯,病情极危重的新冠肺炎患者老陈(化名),在院党委书记夏景林的领导和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历经10个昼夜的ECMO技术及呼吸机支持等综合抢救,终于转危为安!3月3日中午,在院长潘景业的床旁指挥下,ECMO被顺利撤离。现已撤机48个小时的老陈感动得热泪盈眶,对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医护团队竖起了大拇指。据悉,这是省内第二例应用ECMO技术后成功撤机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





  命悬一线,岌岌可危



老陈今年54岁,永嘉人,家中亲戚大多在武汉经商,回温后因密切接触,于1月23日开始出现咳嗽、发烧等症状,1月30日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入住永嘉县人民医院。入院后因病情急剧恶化,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于1月31日紧急转入附属第一医院进行抢救。



据主诊医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陈彦凡介绍,老陈入院后附属第一医院先后采取了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气管插管接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俯卧位通气,气管切开及对症支持等积极抢救措施,根据老陈的呼吸状况,不断调整呼吸机参数,但其呼吸功能依然未见明显改善,并出现严重的顽固性呼吸性酸中毒,机体极度缺氧的同时,体内的“废气”难以排除,二氧化碳分压高达到93.1mmHg,可以说是命悬一线! 



  生死抢救,分秒必争



患者年纪较轻,既往无基础疾病,每个人都期待着他能早日脱机,可事与愿违,高高的呼吸支持参数,胸片上逐渐变白的双肺,一次又一次地让大家觉得希望渺茫。


2月22日在吸入百分之百纯氧的条件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无法稳定地维持在90%以上,此时,在隔离病房外一直关注病情的夏景林书记带领的专家团队,以及在重症隔离病房里面的潘景业院长和崔巍主任(浙大二院)带领的团队都非常着急,总不想让年轻的生命就这样逝去。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职业操守和使命感,让每一个人都在思考,如何做后续的生命接力?


依据诊疗规范,大家一致认为必须尽快上体外膜肺氧合治疗,以让患者的肺得到尽可能地休息,借以争取逆转病变的可能。由于患者气管插管已经10天,1周内撤除呼吸机的概率低,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气管插管带来的并发症,必须先行气管切开,再行ECMO。





2月22日上午,附属第一医院专家与省内驰援专家崔巍、丁礼仁等多学科专家综合评估后,决定为患者先行气管切开,建立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维持生命。一声令下, 耳鼻咽喉科主任张悦主动请缨,凭借扎实的基本功,一气呵成完成了气管切开术。精干的ECMO小分队由麻醉科副主任吴辉、心脏外科副主任王珏,体外循环的李丽伶、CCU护士长谢强丽组成,他们熟练的操作,周密的配合,在半个小时内便顺利地完成了ECMO的各项操作步骤,调试了机器,流速和气流均正常,仅仅几分钟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上升到了100%,上串到130多次的心率逐渐降至100次以内,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攻城容易守城难”

——唯有时刻守护处理,24小时不离床


所谓“攻城容易守城难”,“医护团队不仅要做好ECMO系统的日常维护,还要‘盯牢’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的变化,这需要专业的团队和娴熟的技术配合,需要24小时分秒不间断地动态监测ECMO抗凝效果,血流量,膜功能以及患者生命体征,水、电解质、酸碱等情况,常常需要每1-2小时采血进行血气分析,凝血ACT,血生化等各项指标检测,根据结果不断调整ECMO转速,气流量,抗凝剂量,及时纠正内环境紊乱。工作量非常巨大,医护人员们都非常辛苦,2周以来,整个团队从未睡过一个安稳觉!”潘景业院长说道。



为更加精细地护理老陈,641病房的护士们4小时一班,每班至少有3名经验丰富的专科护士24小时不离床地照顾老陈,其中1名护士专职管理ECMO,2名护士专职进行患者基础护理。他们的眼睛不仅要紧盯呼吸机,还有ECMO和监护仪。此外,各种护理操作常常让他们不停地小步快跑,身穿厚厚的防护服,走路都气喘,更何况小跑,其艰辛可想而知!ECMO团队核心人员24小时在线,和值班医护随时沟通,及时处理抗凝、管路、流量等问题;呼吸治疗团队则不断根据老陈的呼吸情况调整呼吸机参数,让肺得到充分休息;康复师通过手法和先进的仪器对老陈进行适当的心肺和肢体功能锻炼;超声影像科团队每天都要在病房里来回穿梭,不仅要看ECMO的动静脉套管有无移位,血流的变化等,此外,还要帮助看肺实变的情况有无好转等。


在用上ECMO的前三天,患者的病情改善并不明显,大家再次陷入了悲观失望中。可是到了27号以后情况似乎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首先是胸片的白肺范围开始缩小,超声图像上也显示肺实变的情况正在消退,到了29号就更加明显了,大家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10天,240多个小时,

  撤掉ECMO,医护人员欢呼流泪


在ECMO的帮助下,患者的全身氧供得到恢复,二氧化碳分压快速下降。但ECMO只是把不堪重负肺暂时“替换掉”,让患者“先活下来”,为肺功能恢复争取时间。ECMO运行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出血、栓塞、感染等并发症,任何一项并发症都可能致命,随着ECMO运行时间延长,并发症发生与日俱增。所以,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患者恢复受损的肺功能,及时撤机,脱离危险成了救治团队面临的最大难题。



该患者需要撤除ECMO,他病情危重不能言语,难以表达,自己更不能专业判断。3月3日中午,潘景业院长在床旁进一步下调ECMO参数观察到患者通气氧合功能稳定改善,结合分析患者各项生命指标和呼吸机参数,果断作出判断,指令撤除ECMO。


   

“谢谢大家。”3月4日,脱机24小时后,陈先生用逐渐恢复肌力的右手写下了四个大字,感谢医护人员没日没夜对其付出。



据悉,作为温州地区重症新冠肺炎集中收治的定点单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隔离病房集结了一支勇敢无畏、业务精良的多学科精英战队:在医护医生专业配备上,除了本院医护团队以外,还有浙大一院、浙大二院专家及市卫健委抽调的重症监护室护士支援,除了重症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感染科以外,还有心脏外科、麻醉科、耳鼻咽喉科、急诊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普外科、超声影像科、放射科、神经内科、康复科等专科,整个救治团队相互分工,协调合作,发挥各自的专长,夜以继日地对危重症患者进行一体化综合救治,成功救治了一大批温州的危重患者。



推荐阅读


温医大新增3个本科专业,其中2个为全省首设!
温医大在线教学质量报告(第二周) ——临床医学类专业师生学情
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
想见你,温医。
光明日报报道温医大:“疫伴学堂”解一线医护人员后顾之忧

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王珏 丁礼仁 黄跃跃 潘力等

来源 | 附属第一医院

责编 | 二師妹飽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提供原创图文、音视频素材或线索

投稿邮箱 | wmunews@wmu.edu.cn

官方微博 | 温州医科大学

官方抖音 | 温州医科大学 WMU_1958

官方网站 | http://www.wmu.edu.cn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